没有人能说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四学生黄益彪哪里变了。熟习他的室友和同学都认为奇异,至少他应当变得黑一些。
30天的时间,在贵阳市一个多数屋宇都是建在半山腰的城乡接合部,黄益彪和几十个长年寓居在这里的拾荒者同吃同睡:白天进城“收破烂”,晚上回家喝酒打麻将,深夜他趁着人都睡了,佯装写日记,偷偷记下这所有,最后构成一份近两万字的都市拾荒者生存状态调查。
这份去年暑假做的调查取得了第十二届“挑衅杯”全国一等奖。黄益彪作为第一作者,在接到学校首次颁给本科生的“校长特殊奖”时,用带着贵州口音的一般话,首先感激了这群拾荒者。
在多数人眼中,拾荒等同于“脏乱差”。在黄益彪小的时候,父母就告知他“不好好学习未来就去捡垃圾”,但这一群体毕竟是什么样,他却不概念,听了课堂上老师对搓澡工群体的讲述,他跟队友郑泽豪发生了好奇心,他们想到黄益彪远在老家的拾荒者三哥和他的那群友人。
假期来了,黄益彪没有去国企实习,而是回老家寻找这群人。
喝酒打麻将融入拾荒者群体
黄益彪来到与垃圾相邻的拾荒者集合地。
敲开三哥的房门,一片散乱,大批来不迭处置的废品沉积在一角,每到大雨天锅碗瓢盆就要全摆上来接水。黄益彪晓得,坐在桌旁进行深度访谈的打算泡汤了。听到三哥带着嬉笑的江湖气,应用脏话与邻里间交谈,他立即意识到,假如自己再表演一个读书人的角色一定是个异类,“别说深度访谈,就是交流怕都有隔阂”。
三哥带他和对面邻居打召唤,“这是表弟,来这附近实习的。”简略寒暄之后,街坊各自忙活着,彼此间再无更多接触。
直到夜幕来临,黄益彪才等到交换的机遇。晚饭吃得差不多了,这群衣着与打工者无异的群体开端了一天中最为放松的时刻,麻将声、饮酒猜拳声,“一点也不亚于都市里的KTV夜夜歌声”。
“小黄,过来一起喝杯酒”,据说他是大学生,年龄稍大些的拾荒老大哥自动叫他聊天,“机会来了”,但这样的聊天老是随同着无关他们本身状况的酒桌输赢和段子。底本在他心中早已滚瓜烂熟的访谈提纲,只能攻破次序,见缝插针lv蜜語包包。
白酒喝了四五杯,黄益彪的头有些晕乎,但相似经济状况、子女教育的问题还是难以张口,“没熟到那个份儿上。”黄益彪决议参加他们最为刺激的娱乐名目――打麻将,以此来拉近彼此的关系。
在这片凑集地,麻将确是家家爱。三哥家有一台主动麻将机,作为“茶室”,平时和多少个走得近的拾荒者过来打牌,并从中抽点桌钱。这里的房租加水电每月300元,一家四口租的通常是两室一厅的屋子,外间便是茶室兼吃饭的地方。
说是娱乐,然而赌资还不小,一晚上至少有300多元的胜负,有时七八百,甚至上千元。两年来,三哥和对门的邻居八强就在这上面输了几万元。
虽说素日里大家抬头不见仰头见,但在赌桌上,却是“账目明显”,黄益彪常常看到这些人因为一些赌桌上的事而产生一些口角。由于钱未几,他采用的策略是,能输就输,让别人愉快,但也不能让自己输得太过厉害,至少要把本捞回来。
慢慢地,黄益彪跟大家都混熟了,打麻将时嘘寒问暖,两根烟就能聊到一块儿去。关联好的时候,三哥出去办事,黄益彪便直接在牌友家一起吃饭,也不必再说客套话。
拾荒者的一天
拾荒者的生涯并不法则,打麻将打到夜里两点也是常事,有的拾荒者第二天10点才出门,有的太困了就罗唆下昼才出门。但是,一天中最主要的生意还是在上午,这时他们的“窝子”(老顾客,记者注)会把“值钱的”废品卖给他们。
事实上,并不是所有的拾荒者都是“捡褴褛的”,按圈内的说法,“刨不如捡,捡不如运,运不如换,换不如收”,街头流动的拾荒者处于底层,捡的货色最杂,收入也起码;走街串巷收购成品者则次之;赝品收购站老板位置和收入则最高。黄益彪考察的这一群体就是“运”的,不过,他们在收购生意不景气时,也偶然会着手来捡。
三哥早上7点便起床了,因为身材不太好,吃完早饭已经9点。三嫂推起三轮车先出门,三哥挑了一个箩筐,里面放了几个茅台酒瓶和衣服包装盒作为收购样品;五六个蛇皮袋,用来装货;一杆秤,还有一块广告牌lv官方網,上面写着回收的东西和三哥的接洽电话。东西齐了,黄益彪随着上路。
一路上交往的车辆良多,稍不留心就被卡车蹭着,这一度让黄益彪感到拾荒是个高危职业。路上的拾荒者普通会吆喝:“收废旧家电喽!有茅台酒瓶的收来买喽!”他发现,女的喊得勤快一些,男的则碍于情面,喊得少些。
10点左右,三嫂打来电话,说某酒店有货让收,让收货的就是三哥的“窝子”。
到了酒店后门,三哥和三嫂进去收拾酒店杂物,黄益彪则在外面帮忙照看行头。这时有新客户上来讯问,他便把三哥叫出来,一起和新客户谈生意,对方是40岁左右的中年男人,给的是一些纸壳和铁皮等杂物。
看完货后,三哥问对方要价多少,对方开价70元,三哥还价40元,说,“这些纸壳不挣钱,况且铁皮又少”。
对方让多给点儿,三哥只让了5元,还价45元,对方挠头不想降价,三哥成心回身要走,对方问还能不能加点儿,三哥说不能。无奈之下,对方要价50元,三哥听后就把货收了。回去的路上三哥告诉黄益彪,这批货转手卖给回收站至少能赚30多块。
交易后,拾荒者会将随身带的手刺发给货主,如果是新货主,就多发几张,以防他们弄丢,以此来培育老顾客。
把货捆好后,黄益彪推来三哥自制的三轮车装货。这种车在拾荒者中很常见:前面是一个杆,作牵援用;后面是三角形,上面铺一个木板,每条边下面有一个轮子。满满一箩筐加上这一车货就是全部上午的战利品,下战书则是卖货阶段。
他们个别是把货卖给回收站,但是像家电这样的“珍贵”物品,有时刚买进,出门就转手卖给其余需要的人;有时则把货运回住处,该修的修,该拆的拆,囤积一段时间后再集中销售。
这一天,三哥挣了100多元,“这算少的”。他们这行谁挣得多谁挣得少,看的不是谁起得早跑得勤,而是跑什么货。三哥告诉黄益彪,几块钱一个的茅台酒瓶子,找到黑市可以卖到几十元钱一个;一个洗衣机收两三百元,倒手卖到五六百元也有可能。
出来打工的人有了孩子后最好的工作就是拾荒
黄益彪发现,这群拾荒者一天平均收入四五十元,生意好的一年能挣五六万元。这不合乎他此前的假想:拾荒者收入少,甚至难以保持生计。
做这种拾荒的人通常在三四十岁,重要是六盘水、安顺周边县市的农夫,他们多数有几年在外务工的教训,有一定的闲散资金,又有一定的文化水温和生意脑筋,“就重视这行的高收入”。
没有门槛,“还能够做本人的老板”。25岁的小平刚来,“窝子”少,找不到生意做的时候,他也去邻近的建造工地干活,打些零工lv新款3折賣,多挣些钱寄回家。
一次聊天中,30岁的和平哥向黄益彪谈起他以前的阅历:17岁开始出门打工,做过餐厅洗碗工、工地搬运工,但都没挣到钱,后来在修建队打岩穴时挣到一点钱,但又太危险。经朋友先容,时年19岁的和平哥来到贵阳开始拾荒,一干就是11年。
固然年纪不大,但和平哥已是这里最“元老”的人物,“窝子”最多,挣得也最多,在老家已修了一幢10多万元的楼房。
“都市拾荒成了一些打工者转型后的职业。”这些人告诉黄益彪,出来打工的人在自己有了孩子后最好的“打工”就是拾荒。
黄益彪调查了这一地域50个拾荒者,均匀春秋在36岁左右,其中男性29名,女性21名,已婚45人,配偶在身边的有21人,而结婚当中有孩子的占八成,较多夫妻双方是带着孩子一起出来;孩子则基础上七八岁大小,上小学二三年级。
40岁出头的刘阳姐告诉黄益彪,“孩子大了,仍是带在自己身边好,能罩着,也能管着。”白天刘阳姐出去做生意,孩子就在四周城乡接合部的学校上学,“虽然老师教得不好,但总归有个学上。”
黄益彪匆匆发明,这群人虽然大多只有小学文明,但在孩子教导问题上却不含混,尤其是做拾荒生意时光长了,见知趣对多了。和平哥对他说,“我读的书少,盼望孩子多读点书,考个大学啥的,脸上有光,以后他们的日子也好过。”
不外,须要担忧的处所在于这一群体偶然会受到轻视,刘阳姐更是怕孩子因而会受到同窗欺侮。
有一次,一个城管看到刘阳姐正在捡废纸盒,便斥责她捣乱城市秩序,她连头都不敢抬一下,一旁快7岁的小儿子站在旁边说,“妈妈,我要好好读书,当前必定不会再让人欺负你。”
“有的酒店门口的迎宾小姐看我们穿得不怎么样,就看不起我们,我们告诉她们那点工资不算什么,咱们有时一天就能上千元,她们还不信任!”刘阳姐不忿地说。
留言列表